(一)校服的起源:藍袍校服(Blue Coat)
“校服”一詞,源于英語中的Uniform,在英語中,Uniform分為“uni”(統一、一致)和“form”(形式)兩個部分,其本質含義是統一的服裝。英國是校服公認的發(fā)源地,大約在亨利八世在位(1509—1547)時期就出現了校服的萌芽,至今有將近500年的歷史。而最早的具有真正意義的校服出現于中世紀初歐洲的英國教會所創(chuàng)辦的學校。由于當時學校大多為教會所創(chuàng),所以校服的款式也帶有當時教士裝扮的風格:長及腳踝的藍色制服外套,并配有豐富褶皺的襯衣。校服的顏色多采用統一的藍色,因為英國人認為穿藍色的校服會讓學生更為謙遜;當然那時候藍色的布更便宜也是主要的因素。
世界最早、最古老的校服
霍舍姆基督公學(Christ's Hospital in Horsham,簡稱CH)的藍袍校服(Blue Coat)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校服,該校服又被學生特稱為“Housey”。藍袍制服是英國“穿藍色制服的學?!?span>(Bluecoat Schools)的學生所穿服裝的簡稱,它也是教會創(chuàng)辦的學校的代名詞?;羯崮坊焦珜W即是穿著藍制服學校的先驅又是保持傳統校服慣制的典范。藍袍校服起源于以前學生所穿的古雅的、與教士所穿的長袍相似的藍色制服、古尼可絲褲和長襪。這種外套長及腳踝,袖子十分合適直到腰部以下,有著豐富褶皺,用很厚的、密集的毛織衣料做成。制服上的白色領巾源于18世紀的神職人員所穿的相似的衣領。同時,在喬治時期,古尼可絲褲也被補充到整套服裝上。外套的前面釘有一排銀質的鈕扣,每個鈕扣上都刻有King Edward VI(愛德華六世國王)的浮雕像。外套與短褲搭配著穿,短褲每個膝蓋上各有3個銀質鈕扣。這款著名的及地式藍袍校服始自學校在都鐸時代成立時,其作為學生的日常校服一直沿用至今,設計并沒有太大改動。